──2022年1月7日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东胜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韩 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东胜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较好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
(一)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60.4亿元,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9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3亿元,增长8.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5863元,增长7.2%。通过资产处置、债券置换、核销核减等措施,圆满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和清欠民营企业账款任务;完成非法集资案件资产处置20件;采取设立资金共管账户、“税证分离”等举措,推动70个“烂尾楼盘”复工建设,建成交付“回迁难”“入住难”房屋2.7万套,累计办理不动产权证8.1万本。经济发展顶住了下行压力,经受住了疫情大考,呈现出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签约引进项目102个,协议总投资632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32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启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4座煤矿通过智能化验收。产销煤炭9200万吨,收储原绒5500吨,产销羊绒制品600万件。山河重型矿卡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奇瑞新能源重卡等11个项目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03亿元。积极推进城市商业综合体、特色商圈、便民商圈建设,电商快递物流中心启动运行,大宗白货产品集输场项目加快推进。建成投用“东胜文旅云”平台,全年接待游客293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19.7%。
(三)城乡发展品质持续提升。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乌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成投用,G210改线工程加快推进,潮冯线建成通车,改造鄂尔多斯西街等4条市政道路,打通天骄西辅路等9条断头路。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2个,实行园林绿化分级养护精细化治理,新增绿地56.9万平方米,环卫清扫保洁实现市场化运行。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产业项目23项,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968万元,新培育自治区级、市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
(四)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力攻坚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南郊、北郊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完成鄂尔多斯热电超低排放改造等工程。全力推进罕台川、哈什拉川等五大孔兑和河道治理工程,整改“四乱”问题156处。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计提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8.5亿元,复垦绿化矿山1000公顷,新增自治区级绿色矿山4座。完成能耗“双控”阶段性控制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持续下降。
(五)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53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双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招考引进教师515人,新投入使用2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完成49所学校维修改造。区医院传染病区、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库等项目加快建设。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扎实开展社会管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流调排查、应急演练等工作,圆满完成615名阿拉善盟滞留游客异地集中健康监测服务保障任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推进医保直接结算,直接结算率达90%以上。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力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优抚对象基本生活及医疗待遇落实。完成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
(六)改革创新工作成效明显。全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深化“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智慧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最多跑一次”比率达94%和100%,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2937户,增长16.5%。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狠抓区属国有企业实体化运行和竞争力提升。认真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有序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清零”行动,获批科技计划、奖补资金项目62项,争取资金近5000万元。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本届政府履职以来,面对风险叠加、疫情冲击、转型倒逼等一系列发展环境变化,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勇于攻坚、敢于斗争、化危为机,做大了“区域总量”、做优了“经济增量”、升级了“产业存量”、增进了“生态容量”、管控了“风险变量”,我们在实现东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们致力于稳增长、促发展,地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举全区之力化解了一批房地产、民间借贷、政府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2%,综合经济实力上榜全国百强区。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煤炭、绒纺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成效显著,累计产销煤炭3.6亿吨,羊绒制品年均产量达500万件以上。引进落地奇瑞新能源汽车、中车风机整机、山河巨鼎矿用机械制造等重大项目,形成电子产品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正在向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迈进,装备制造基地升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累计超1800亿元。
我们致力于强基础、提品质,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治理行动,城区路网升级、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小区建设、城市综合治理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通鄂尔多斯经东胜至呼和浩特动车,G65高速改扩建、109国道东胜段拓宽改造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系统布局充电桩、5G网络、加氢站、输变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收官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攻坚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
我们致力于广覆盖、兜底线,人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招考引进教师1930名,基础配套和教育教学水平位居全市前列。深入推进“健康东胜”,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推行“零差率”销售和“两票制”购销,“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持续深化。恢复乌兰牧骑建制,建成文化馆分馆24处、图书馆分馆141处,获评“全国书香城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低保、社保、医保等报销标准逐年提高,累计建成交付保障性住房2582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工作,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们致力于抓修复、强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不折不扣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统筹实施一批中水综合利用、河道孔兑治理、矿区环境整治、工业扬尘管控、生态恢复治理等工程项目,绿化复垦矿山5697公顷,完成地质环境治理35平方公里,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4座、自治区级绿色矿山20座,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85%以上,生态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我们致力于促改革、求创新,地区发展活力有效激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多点突破,累计完成各类改革任务319项,形成“房票地票、棚改安置”“一校多址、集团化办学”等改革成果30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审批、告知承诺审批,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持续提高,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6.4%。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建成国家、自治区、市级众创空间6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7家,获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
我们致力于转作风、增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依法办结涉府案件66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建议477件、政协委员提案394件。煤炭资源领域集中整治、林草专项整治、自然资源督察、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积极推进、成效明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各领域建章立制,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此外,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人防民防、统计调查、气象地震、档案保密、粮食安全、工青妇、红十字、工商联、老年人、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几年,我们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为东胜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东胜发展的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本届政府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政治方向。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脉定向、指路领航,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必须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转型。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转型、以绿色能源带动结构转型、以新兴产业引领动能转型,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我们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基本遵循。
——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改善民生。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全面推动共同富裕,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做假样子、不摆花架子,用为民服务的初心、为民解难的行动、为民谋利的成效,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才能赢得群众认同,得到人民拥护。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进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进一步健全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体制机制,支持鼓励各类主体的改革思路、创新举措在东胜先行先试,引导调动全体干部在落实政策、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上,敢于突破、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才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创新发展中蹚出新路子。
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代能源经济转型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受市场空间、产业规模、要素配套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吸引力不够、带动力不强;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政府资产、资本、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债务化解、污染防治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彻底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部分干部发展思路不广、履职担当意识不强、抓落实能力不够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此,我们将突出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直面问题,认真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东胜新征程,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巩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五年。区第九次党代会已经为“十四五”发展和2035年远景规划描绘了宏伟蓝图、做出了科学指引,我们要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上作示范,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作表率,进一步认清促发展的形势任务,明确抓落实的方法路径。
从发展环境来看:国家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党中央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能耗“双控”任务目标正在倒逼产业变革升级。在政策窗口期和市场机遇期“双期叠加”的良好形势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势所趋、正当其时。东胜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城市功能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在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和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从发展要求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内蒙古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明确内蒙古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自治区党委要求鄂尔多斯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市委、市政府明确在五年内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千亿有效投资、千亿实力旗区、千亿产值园区”。东胜区作为城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遇难得、重任在肩,必须蹄疾步稳、砥砺奋进。要在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新征程上走在前、作表率,努力打造平安东胜、幸福东胜、宜居东胜、宜业东胜。
从发展条件来看:东胜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和接续奋斗,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房地产、债务化解、非法集资等一大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问题正在得到妥善解决。城市人气商气不断积聚,区域辐射带动力日益增强,新兴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新动能持续释放,以煤炭清洁开采、装备制造、绒纺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初见规模,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依靠60万人民的同心协力,东胜在创先争优、对标赶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定能够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双碳”“双控”任务落实,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不断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全面打造现代宜居宜业示范区,合力谱写东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围绕这一总体思路,今后五年全区要努力实现“四个显著提升”总目标:
一是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实现显著提升。坚持先进装备制造业主导、新兴产业引领、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驱动,推进产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紧跟能源产业技术发展新趋势,不断提升区域能源经济综合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千亿实力旗区、千亿产业集群和百亿财政收入旗区,基本形成基础实、结构优、后劲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显著提升。全面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做好“控碳降碳、固碳用碳”文章,能耗“双控”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巩固拓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三是城市创新开放能力实现显著提升。围绕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主动出击寻找城市伙伴,全方位“进群入圈”,加强与先进地区交流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便捷共享。主动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新能源经济合作,逐步扩大羊绒制品、汽车等产品竞争优势,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四是城乡融合发展成效实现显著提升。统筹推进城市有序更新,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优化城乡、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不断健全城市产业、消费、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体系,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衡,全面打造景观优美、出行便捷、服务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六个紧紧围绕”,力争实现“六个新成效”:
(一)紧紧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在激发创新意识、加快成果转化上取得新成效。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集中培优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让更多创新创业的“种子”在东胜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对接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业链与创新链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社会多渠道激励机制,支持鼓励本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商合作,在重点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东胜先行先试。力争五年内,创新平台增长超50个,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
集聚培养创新人才。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第一资源,认真落实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深入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坚持引才育才并举、用才留才并重,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搭建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平台,促进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有效对接,推进“人才+项目”捆绑式落地。多层次建设“人才公寓”“青年客舍”,切实解决好引进人才和创业人员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增强人才归属感,让各类人才安心工作、潜心科研、放心创业,让东胜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力争五年内,新引进人才2万人,人才总量突破10万人。
激励培正创新氛围。立足现有创新创业基础,积极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厚植人才发展土壤,营造“鼓励创新、虽败犹荣”的创新氛围,探索“允许试错、不行再来”的鼓励措施,让各类主体轻装上阵、敢闯敢试、全力创新。大力宣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理念,培养守正创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形成勇于创新、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紧紧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强企补链建群、产业绿色转型上取得新成效。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重要要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有力实施“四大行动”,加快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招引落地行动”。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的“第一抓手”,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鄂湘赣等重点区域,精准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总部经济招商,加强与各地商协会、招商平台的交流合作,全力引进一批强优势、补短板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年均签约项目不少于200个,协议投资规模保持在200亿元以上。健全完善重点产业“链长+专班”服务模式,建立以项目落地为核心的全程服务保障机制,及时高效为企业项目“排忧解难”,让更多优质项目落得下、留得住、活得好。
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持续深化煤炭产业领域“绿色革命”,加快实现煤炭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大力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促进煤矸石、粉煤灰、煤泥等煤炭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煤矿复垦区、采煤沉陷区发展设施农业、光伏及离网型绿电项目。以创建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为契机,深入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智能矿山建设。发挥煤炭产业“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煤炭年均产销量稳定在1亿吨以上,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东胜力量。全面振兴绒纺产业,突出龙头带动和品牌引领,加快中小绒纺企业集群集聚发展,鼓励改造提升工艺流程,加大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力度,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大力推进“新兴产业扩量倍增行动”。依托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全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效激发一批已投产达效项目拓展新链条,推动奇瑞专用车、中车风电、山河智能绿色智慧矿山等研究院加快落地,带动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持续提升装备制造业体量质量。研究布局绿电制氢、碳捕捉等新业态,壮大“风光氢储车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全力支持奇瑞汽车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打造新能源氢谷示范产业园,布局建设风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新材料、储能系统建设等项目。力争五年内,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以上,新增重点项目突破150个,完成工业总产值800亿元以上。
集中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行动”。立足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呼包鄂乌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围绕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体验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会展经济。培育发展万达、星河等城市核心商圈,持续建设一刻钟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和社区综合体。围绕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生产资料中转中心和生活物资集散中心,大力发展仓储、冷链、多式联运、绿色智能陆港等物流业态,全面推行集货运、交易、配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围绕打造服务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性汽车后市场服务基地,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统筹发展整车销售、配件维修、改装拆解、工程机械、物流信息等产业。积极扶持做大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企业,依托气候条件、城市配套等优势,通过引进资本、管理和康养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围绕打造“城市会客厅”,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旅资源,持续丰富景区景点业态,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力争五年内,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
(三)紧紧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营造良好环境、提升综合服务上取得新成效。全力以赴支持本土企业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全心全意服务落地项目是最大的营商环境。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要求,真正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政府服务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
以高水平政务环境构筑发展新优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务服务流程全面优化、服务效率大幅提升。重点围绕项目手续办理难、办理慢等突出问题,试行“标准地”改革,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以“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政务信息资源跨区域、跨部门、跨业务互联互通。持续完善园区、镇(街道)和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下沉办理、身边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以高水平市场环境激发发展新活力。坚持把保市场主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视同仁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和“企业需要、部门报到”的帮企机制,全面排查清理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类问题,坚决破除阻碍企业活力发挥的各类壁垒,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各类运行成本,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以高水平法治环境提供发展新保障。坚持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数字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制假侵权等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发展稳定的行为。认真履行和兑现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完善企业诚信管理机制,依法高效办理各类涉企案件。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政府所有审批、监管、执法行为都要符合法律规定,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符合党中央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最新精神,努力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可预期、可平等享受的公平法治环境和平安社会环境。
(四)紧紧围绕巩固生态文明成果,在统筹污染防治、挖掘绿色潜力上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坚持保护为重、治理为要、标本兼治,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力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完成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不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全面强化城区散煤燃烧治理、矿区粉尘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源排放监管,持续提升年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统筹实施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项目,实现重点流域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四控”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链条提升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能力、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无废城市”。
全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深入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露天煤矿临时用地管理,发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撬动作用,统筹推进矿区复垦区全域绿化、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力争五年内复垦绿化矿山3000公顷。深入开展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全面挖掘绿色发展潜力。深入贯彻落实“双碳”“双控”要求,坚持以产业带生态,以生态促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良性互动。支持发展“碳汇经济”,科学布局碳汇产业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创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加快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深化绿色城市建设,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促绿色发展的社会风尚。
(五)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在持续完善配套、创新发展模式上取得新成效。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的重要要求,逐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高起点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围绕建设现代化品质城区,积极参与呼包鄂1小时快速铁路客运圈建设,完善主次干道路网建设,加快构建快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系统布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5G应用等新基建,合理布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完成2000年前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全域增绿添彩、增量提质的要求,采取“微更新”“渐进式”方式,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绿环、绿廊、绿道,建成现代化公园城市。
高水平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快城市管理向“智管”“细管”“众管”转变,努力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城市治理新路子。着力在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住建等领域推进实施一批重点应用项目,力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走在自治区前列。坚持用绣花功夫抓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功能齐全、三级联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统筹推进物业管理服务、市政设施维护、景观园林改造及垃圾分类等品质提升工程。完善源头管控、过程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系统治理的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城市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推动农业与工业园区、旅游观光、电商物流的深度融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聚焦构建城郊型都市农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等新模式,鼓励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守好“米袋子”,护好“菜篮子”,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美起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公路、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努力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六)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治理水平上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深刻把握东胜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期望、平安稳定的基本需求,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示范区。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教育优先,突出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投用31所学校幼儿园,健全校园长激励竞争机制,科学推进教师校际交流轮岗,抓好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力争“十四五”末将我区建设成为国家西部教育强区。全面推进健康东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积极发展“互联网+智慧医疗”,支持中蒙医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综合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非遗保护传承、文化产品数字化,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围绕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扎实做好民生保基本、兜底线、织密网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创业就业,形成创业带动就业、产业支撑就业、项目促进就业的良好格局。力争五年内,城镇新增就业2.75万人。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积极妥善解决房地产和土地开发遗留问题,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普惠托幼服务提质扩面。推进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建设,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大力发展残疾人和慈善公益事业。健全完善劳动保障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提升劳动保障服务水平。
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群众主体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不断加强社区治理,配足配强社区工作者,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变“替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及时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多措并举推动“五社联动”工作,不断提升基层为民服务能力。加快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雪亮工程”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胜”。健全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双拥共建工作,全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新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人民美好生活“四个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提质增效,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打造能源云平台,推动5G技术、智能机器人在煤炭工业领域应用,力争建成智能化煤矿13座。加强能源保供,全年产销煤炭9500万吨以上。推进绒纺产业振兴行动,启动中小纺织园一期建设工程,稳定提升原绒收储量和羊绒制品产销量。加快培育壮大鄂尔多斯酒业、沙棘、食品加工和制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总体规模和行业竞争力。二是构筑延长新兴产业链条。着力促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动格罗夫氢谷、加拿大能源之星氢能产业链、上海重塑氢燃料电池、京东方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鹏辉智慧储能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中车风电整机制造扩产等25个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奇瑞新能源重卡、乘用车新车型生产、山河智能装备制造等11个项目投产达效。完成工业固投10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产值达到210亿元以上。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产业工人职业培训教育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推动保信集团职教城、崇基育教高等教育等项目落地建设。三是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大力开展促进消费行动,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建设,加快实施大兴商都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二期等商贸项目,打造以开远广场、雍贵中心等商业综合体为中心的城市消费聚集区。优化物流产业布局,全力推动供销物流园等在建项目投入运营,加快推进铜川陆港、万利智慧新能源陆港、满世鑫亚塔拉壕集运站、东胜西站物流园建设,配套建设充换电站20处。组建大型物流运输集团,力争推广应用新能源重卡1000台以上。开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金威奥莱小镇等文旅特色项目建成投用,巩固拓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四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持续完善发展总部经济配套政策,立足区位交通和要素配套条件,结合盘活闲置商业楼宇,大力引导和鼓励驻地能源开发、装备制造、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企业机构在东胜设立区域总部、职能性总部机构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发挥工商联、商协会组织优势,建立民营企业、商协会经济总部常态化、多渠道沟通联络机制,有效吸纳企业总部进驻。
(二)强化功能完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投资83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55个,惠及居民4921户。加快推进新建社区、兴胜南路等4个片区、200户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大力推动存量房地产项目建设,全力完成房地产领域“三难”问题整治。新建和改造纺织西街等20条市政道路,加快实施城市防汛工程,科学布局充换电桩和通讯基站。开展包鄂高铁建设前期工作,实施浩勒报吉北矿区集运线铁路项目和世纪大道等公路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性。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持续抓好“创城”“创卫”工作。深化“5G+智慧城市”建设,搭建社会综治智慧指挥平台,建设一批智慧社区、智慧小区。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地2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公园城市。持续推进物业管理服务提升,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物业服务需求。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防致贫返贫动态监测,完善多元化、常态化帮扶救助机制。强化农企利益联结,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众薪助农”行动,以科学举措巩固脱贫成果。围绕构建城郊型都市农业体系,着力推动现代农业与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推动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高品质肉牛养殖、亿只鸭苗培育等产业项目建设,集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东胜农牧优品”“胜州优农”品牌,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机衔接。运行农经一体化综合平台,探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流转交易。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农地姓农”。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户改厕、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
(三)突出服务引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继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综合一窗受理”改革,推动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快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掌上端、网上端、自助端、窗口端等服务场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加速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培育计划行动,力争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以上。二是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和规范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坚决杜绝执法扰企。依法依规推进民营企业账款核查清欠工作,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思路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序实施“八五”普法,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三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动关心、积极回应、及时解决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困难问题,打造新经济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协同共享、项目合作等精准服务。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好水电气暖等要素保障服务,有效降低民营企业发展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采取政银企协作、搭建产供销对接平台等务实举措,着力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难”“办事难”等问题,切实为市场“松绑鼓劲”,为企业“雪中送炭”。
(四)坚持系统观念,筑牢生态保护防线。
一是做好综合治水文章。加快推动阿布亥川、敖包图下游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农村供水保障、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城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推进南郊、北郊、罕台、万利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力争赛台吉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遗鸥保护区生态修复补水等项目年内完工,促进污水治理、中水利用和水资源节约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多线连通、多层循环、生态健康的水网体系。二是强化生态环境修复。统筹实施国土空间绿化,推进京津风沙源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和林草生态修复工程,着力加强林草管护,全年新造林2000亩。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推进矿区复垦绿化和煤田火区地质灾害治理,完成土地复垦绿化500公顷以上,实施4座煤矿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力争全区煤矿全部建成绿色矿山。三是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加快环保问题整改,集中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启动年度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加快实施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工程,采取“光伏+煤改电”模式,全面完成农村清洁供暖替代转换,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
(五)坚持人民至上,加强改善民生保障。
一是公共服务要有新提升。着力提升区域教育比较优势,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分配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推进满世中学等6所学校幼儿园建成投用,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完成校园安全专项整顿。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进健康东胜建设,推动完成东胜医院、社区医院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聚焦医疗服务新需求,采取“集团化”医疗投入模式,加快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全域医疗肿瘤医院建成投用,切实提升地区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持续完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不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深入推动城乡文化资源均衡共享。二是兜底保障要有新内涵。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援助促进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居家和社会养老综合服务能力,加快适老化改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助餐点覆盖率达到90%。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兜底保障,建成投用泊江海特困人员救治中心。有序扩大青年创客、就业务工等群体的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让城市新市民有家、有业、有奔头。三是社会治理要有新成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巩固“平安东胜”“全国最安全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坚决完成非法集资案件处置、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年度任务。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坚持“三到位一处理”,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手段,用心用情做好信访矛盾排查化解,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
(一)努力建设为民务实的政府。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最盼的事”变成“政府要干的事”,顺应民情民意干、带着真心实意办,下大力气、下足功夫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重大项目、重点改革、重要工作落地见效。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抓落实成为东胜干部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努力建设担当奋进的政府。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砥砺奋进的精神状态,要“冲锋”不要“躺平”,要“聚力”不要“内卷”,要“担当”不要“甩锅”,持续整治“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等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牢记权力就是责任、岗位就是任务,保持敢于担当的斗争精神,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以火热的激情干事创业,以顽强的意志攻坚克难,以勇担当的好风貌、善作为的真本领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三)努力建设依法行政的政府。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处理好涉府历史问题,坚决有力抓好开发区以案促改工作。政府公职人员要树立法治思维、规范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四)努力建设廉洁奉公的政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运用好“四种形态”,支持纪检监察、审计机关依法依纪开展工作。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定不移地把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消极不作为的腐败,严惩“吃拿卡要”和“门不好进、脸不好看、事不好办”的单位和个人,教育引导政府公职人员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紧政府花钱的“口子”,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是一个攻坚克难、实干创新、久久为功的过程。过去几年,我们迎难而上,奋发图强,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今后五年,我们要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团结带领60万东胜人民继续创造新的业绩。
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五年的蓝图已经绘就,肩负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与党同心、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壮志,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建设现代化东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 词 解 释
“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三清零”行动: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投入、无研发机构、无发明专利“三清零”。
“零差率”:指医疗机构按照进价销售药品,不再加价销售。
“两票制”:指由药品生产企业到药品经营企业开具一次发票,由药品经营企业到公立医疗机构开具一次发票。
“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专科医院等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构建“1+X”医联体,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医共体”:即医疗共同体,探索以“区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医疗服务体系。
“三重一大”: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
“双碳”目标:指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能耗“双控”:指能耗强度和能耗总量控制。
“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指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专精特新”: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黄河“几”字弯:指黄河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所形成的几字弯环抱地带。
“拿地即开工”:针对城镇国有土地上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在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政府投资项目取得招投标备案手续,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提供经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签订工程建设项目承诺书,承诺在一定时限内办理完成项目用地不动产登记、人防、工程规划许可等前置手续,即可办理“先行开工通知书”。
“标准地”:在完成环评、能评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投资、能耗、排放、产出等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经“一窗受理”后,用地企业可实现拿地即开工,不再需要各类审批,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四控”:指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减污、控水降耗。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碳汇经济”:指低碳经济,也指环保经济、绿色经济,其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发展标准。
“微更新”“渐进式”:指按照循序渐进的城市更新理念,以群众需求和参与为导向,对城市品质不高、长期闲置、利用不足、功能不优的微型公共空间和老旧建筑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的活化与利用。
“五社联动”:指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房地产领域“三难”问题:指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问题。
“众薪助农”行动:是由东胜区红十字会发起的一项针对东胜区农村户籍人口因病、因灾、因学、因意外事故进行的一项“救急难、救急困”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众薪助农”行动让受困群众摆脱困境,降低致贫返贫风险。
“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一个大厅办成事。
“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到位一处理”:是中央对信访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即: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