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东胜区分局:构建“1+N+4”体系 绘就绿色矿山建设新蓝图
资料来源: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东胜区分局 发布日期:2024-06-04 10:09
字号:
打印: 保存: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好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构建全要素全方位生态治理格局,市自然资源局东胜区分局按照“规划先行、点上示范、面上推进、全域提升”的整体思路,构建“1+N+4”东胜区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示范创建体系,打造“生态+产业”的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示范创建模式。

  “1”代表《东胜区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示范创建工作方案》这一整体规划总方案,坚持规划先行,全领域推动绿色矿山典型示范创建。

  “N”代表《露天煤矿采矿用地转建设用地征收土地补偿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矿区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施方案》《矿区土地复垦绿化方案》、《矿区水土保持综合利用方案》等方案,方案中细化明确部门职能职责,通过加强部门联动、综合施策、各负其责有效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示范创建工作。

  “4”代表四大功能分区。计划将东胜区21座露天煤矿按照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开采时序等情况共划分为10个集中连片区域进行治理,根据产业布局侧重点不同划分为四大空间功能分区。一是田园综合区。规模为75.12平方公里,计划利用区域土地整治政策,将零散的耕地集中复耕治理,重点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产业项目,并同步实施沙棘、紫花苜蓿、光伏等产业项目,形成现代农业、田园休闲旅游、草光互补为一体的田园观光综合体。二是运动拓展区。规模为36.62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导入城市周边运动、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形成“城市风景廊道”和“绿色生态公园”新亮点。三是生态文明展示区。规模为82.62平方公里,该片区现有种养殖产业已成规模,重点打造种养殖、沙棘、中草药等产业,并同步实施光伏项目,形成精品生态文明展示区。四是绿色能源实践区。规模为156.15平方公里,重点实施“光伏+”、“风电+”产业项目,形成绿色能源实践示范区。

  2024年,市自然资源局东胜区分局将重点打造塔拉壕煤矿—巴隆图煤矿、纳源煤矿—腾远煤矿、兴盛达—宏丰煤矿3个典型示范区创建。截至目前已完成复垦绿化面积267公顷,种植各类树木135万株,种草5000余亩。通过以点带面,分区推进,逐步实施,形成多点、多片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示范区,确保在2025年,实现东胜区绿色矿山建设全域达标,到2028年,生态修复区域全部引入绿色低碳循环生态产业,矿区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形成治理效果显著、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绿色矿山创建典型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