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2-04-02 14:27
字号:
打印: 保存:

  

   

  2021年东胜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市各项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有力,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0.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69.64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488.93亿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为0.2:43:5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9510元,同比增长9.6%。

   

  年末常住人口57.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71万人,乡村人口1.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6.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人口总户数10.45万户籍人口27.61万人,较去年增加2228人。分年龄看,18岁以下5.98万人,占总人口的21.7%;18岁-34岁5.72万人,占总人口的20.7%;35岁-59岁11.5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0岁以上4.38万人,占总人口的15.9%。分性别看,男性13.67万人,女性13.9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98.1:100。全年出生落户2451人,人口出生率为8.88死亡人口752人,人口死亡率为2.72‰。

  全年新增就业538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9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15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2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3.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GDP比重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510.3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71.96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38.43公顷,油料播种面积256.33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4.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8058.44吨,油料产量1535.5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454.27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4430.35吨。其中,猪肉产量2546吨;牛肉产量581.93吨;羊肉产量1130.14吨;禽肉产量46.72吨。禽蛋产量36.79吨。奶类产量141.15吨。年末牲畜总头数178030只。其中,生猪存栏26212头;牛存栏8882头;羊存栏142627只。

  三、工业能耗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6.9%,分门类看,采矿业产值同比增长113.2%,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同比增长19.5%。三大门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5.7%、27%和7.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0.4亿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利润总额261.6亿元,同比增长6.9倍;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2.7%,同比提高2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羊绒衫419.01万件,同比增长27.5%;汽车54488辆,同比增长88.2%;液晶显示屏9115万片,同比增长39%;毛纱1494吨,同比增长92.8%;发动机54635千瓦,同比增长90.8%;自来水331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2%;电子计算机整机232台,同比增长100%;原煤8215.13万吨,同比下降3.8%;发电量86.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5%;水泥45.4万吨,同比下降5.2%;中成药265.96吨,同比下降15.6%;钢结构3387.71吨,同比下降39.3%。 

   

  全年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200.49万吨标煤,同比下降6.3%。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441.64万吨标准煤,产出量279.2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63.2%其中,火力发电效率42.2%;供热效率82.8%热电联产效率50.4%。

  全年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0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5.92亿元,同比增长25.8%。有工作量的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2%;房屋竣工面积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8%;房屋建筑竣工率为20.3%。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488.93亿元,同比增长8.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15亿元,同比增长1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89亿元,同比增长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5.72亿元,同比增长10.2%;金融业增加值70.87亿元,同比增长6.3%;房地产业增加值60.12亿元,同比增长9.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93.14亿元,同比增长7.2%。

  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6.25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9.08万户,宽带用户达到12.5万户。

  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89.10万件,同比增长35.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23.92万件,同比增长26.9%;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565.05万件,同比增长37.4%。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5.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7.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为0.6:14.4:8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9%,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8%。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1.1%,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9.8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住宅投资23.38亿元,同比增长43.4%。商品房销售面积6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2%;商品房销售额41.33亿元,同比增长58.2%。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06亿元,同比增长8.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207.6亿元,增长7.8%;餐饮收入25.46亿元,增长15.2%。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中,日用品类同比增长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17.5%烟酒类同比增长15.5%,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37%,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69.1%,书报杂志类同比增长29.8%,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34.2%。

  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7.22亿元,网络零售量4079万件,其中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3.9亿元。

  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2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94亿元,同比增长2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16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民生支出49.71亿元,同比增加17.36亿元,增长5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0.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94.94亿元,占全市比重达48.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69.66亿元,占全市比重达59.3%。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0.81亿元,同比增长14.8%;累计赔付支出11.87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1.90亿元,累计赔付支出6.25亿元;人寿保险收入38.91亿元,累计赔付支出5.62亿元。

  、人民生活和社会服务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63元,同比增长7.2%从收入来源构成看,工资性收入35605元,同比增长9.7%;财产净收入6067元,同比增长5.2%;转移净收入5568元,同比增长9.7%;经营净收入8623元,同比下降2.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6575元,同比增长15.6%从消费结构看,食品烟酒支出10661元,同比增长16.9%;衣着支出3573元,同比增长16.4%;居住支出3138元,同比增长17.9%;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842元,同比增长21%;交通通信支出8255元,同比增长11.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857元,同比增长18.1%;医疗保健支出1898元,同比增长14.1%;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1351元,同比增长5.8%。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3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8.81万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5.8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7.54万人。

  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35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10个,社区老年活动室87个,床位总数4193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105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核心城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840元/人·月和600元/人·月,全年为1688户2890位城镇居民发放低保金1838.94万元,为404户752位农村居民发放低保金318.02万元;共救助临时困难群众2588人,累计发放临时困难救助金452.05万元。全年发放高龄补贴61976余人次,共发放资金2223.76万元。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拥有大型体育场馆2个,剧场、影剧院4个,博物馆4个,美术馆1个,文化馆分馆119个,图书馆分馆141

  共有旅行社53家,其中具有出境经营权的旅行社4家。4A级旅游景区5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年接待游客29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实现旅游收入83.4亿元,同比增长19.7%。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11个,其中医院42个,卫生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村卫生室14个,诊所、门诊部406个。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566张,其中,医院床位数4164张,卫生院床位数26张。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409人,其中执业医师2223人,执业助理医师204人,注册护士2998人。

  年末拥有体育人才储备2075人,其中,具有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90人、各级各类持证裁判员150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1833人、专业体育高级教练员2人。一名东胜籍运动员获2021年东京残奥会标枪金牌。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4项,获批18项,获批专项资金3384万元;奖补资金44项,奖补资金1543.09万元;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7家;全年专利授权总量636件,有效发明专利量192件。

  年末有中等技术学校1所,招生576人,在校生1324人,专任教师223人;职业高中2所,招生242人,在校生805人,专任教师118人;普通中学26所,招生12939人,在校生35072人,专任教师3038人;小学34所,招生9172人,在校生52493人,专任教师3175人;幼儿园94所,入园人数6296人,在园人数23020人,专任教师2424人;特殊学校1所招生43人,在校生203人,专任教师87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7.6%

  十一资源、城市建设和环境

  年末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各类街路巷道460条,道路面积1378.24万平方米,道路长度689.12公里。全年新增绿地56.91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面积245.5万平方米。年末建成区绿地率3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

  目前湿地水域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全年完成新造林、抚育7000亩,义务植树125.51万株,森林面积73440.93公顷,森林覆盖率33.8%。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1天,污染天数54天,优良率85.2%。二氧化硫均值12.5μg/m3,二氧化氮年均值22μg/m3,同比下降16.6%和15.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61.9ug/m³,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2ug/m³。

  拥有大型垃圾处理厂2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拥有污水处理厂4个,污水集中处理率98.1%。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部分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业除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为反馈数外,其余数据均为上报数。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7]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9]教育部分包含市本级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新增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络零售额、零售量、快递业务数据来自商务局;电信数据来自三大运营商;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保险数据来自金融办养老服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救助困难群众、救助金、高龄补贴数据来自民政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教育体育局;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局;医疗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来自工信和科技局;专利授权有效发明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道路面积、道路长度数据来自市政事业服务中心;湿地水域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东胜区分局;新增绿地、改造提升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数据来自园林局;空气质量数据来自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东胜区分局;垃圾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数据来自环境卫生事业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数据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