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街道安达社区三举措擦亮志愿服务名片
资料来源:天骄街道 发布日期:2025-05-13 10:49
字号:
打印: 保存:

  东胜区天骄街道安达社区成立于2012年5月,辖区总面积2.05平方公里,总人口7899人,社区服务阵地8400平方米,年均服务10余万群众。安达社区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好安达开讲啦”入选全国一百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近年来,东胜区天骄街道安达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做优志愿服务、办好特色活动等举措,构建阵地联用、党建联盟、活动联办的文明实践“一张网”模式,凸显志愿服务“主力军”作用,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基层治理,共建美好社区。

  一、服务联盟,增强志愿服务“动力源”

  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把方向、搭平台、聚资源”的核心引领作用,吸纳辖区企业、律所、学校等21家社区“朋友圈”资源,组建“好安达”志愿服务联盟,以“组织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常态长效”为原则,不断盘活辖区资源,坚持合作共建,共同谋划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出同过政治生日、每月相约21号、小区共建营造、公益课堂等5项服务举措,有效提升党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整体效应;依托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机制,推动在职党员“职”入网格 深化基层治理精“治”服务,认真梳群众需求,根据党员岗位职责量身制定服务清单,动员和号召辖区在职党员“组团式"和“结对式”认领服务,参加“立足岗位作贡献”“我是党员我帮你”"圆梦微心愿"、政策宣讲、纾困解难健康义诊、暖心代办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3000多小时。

  二、阵地联用,打造志愿服务“聚集地”

  安达社区充分利用社区阵地资源优势,形成理论宣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共享书屋、老年餐厅等6大特色服务场景,为辖区居民提供宽敞舒适、便捷多样的活动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场域集聚、活动常态,开展“你点单我服务”“你提议我来办”菜单式服务,在社区举办“睦邻市集”“微光课堂”“每月益剪”“健康义诊”“美化家园”等便民志愿活动,先后成立了8支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累计300余人次,受益居民达5000余人次。将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形成社区-小区-商圈-广场点多面广、便利快捷的志愿服务矩阵。推进“15分钟文化生活圈”建设,探索“文明实践+”模式,让社区资源“红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精神文化粮仓”。融合推进“微服务”“五社联动”“一老一小”等微实事,创新开展“天骄暖银龄,幸福伴夕阳”、“周末课堂”等服务项目;运用各类社会资源,不断为居民群众提供运动健身、文化活动、老年助餐、智慧康养、法律咨询全方位创新融合服务综合体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引导居民群众形成互嵌式发展新格局,共同繁荣的最大“同心圆”。

  三、活动联办,提升志愿服务“增长极”

  依托“红丝线金安达”这一志愿服务品牌,凝聚辖区“自治”和“共治”合力,在项目化运作中提升服务质效,在活动联办中拓展服务维度,在不断丰富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的过程中,推动社区治理向精细化、具体化迈进,携手各方“志愿服务搭子”,把志愿服务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和社会工作相结合,携手开展“融入社区大家庭·增添一线正能量”、我为群众办实事 温暖冬日的一抹“红”“好安达开讲啦”“小小科学梦、做个科学家”“天宫课堂”、举办“籽籽同心”城市亲子跑、蚂蚁蓝诗词大会等活动,开设银色餐桌、百姓课堂、老友驿站等,持续擦亮志愿服务“金”字招牌。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活动、“党建聚力、服务民生”专项行动相结合,常态化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文化互嵌共融,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增长极”。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