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拓宽选人渠道,注入网格治理“新血液”。街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等限制,在物业企业成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在职党员、退休党员、志愿者等群体中选任兼职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队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群众认可”的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队伍。“头雁”引领,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注重从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优秀党员、退役军人、退休干部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同志担任网格员,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动网格治理水平整体提升。交通街道各社区现选任专职网格员70人,兼职网格员376人。“群雁”齐飞,充实联户长队伍力量。积极发动社区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等担任楼栋(单元、联户)长,鼓励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网格治理,形成“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交通街道现已选任楼栋(单元、联户)长465人,在政策法规宣传,协调改造项目,安全隐患上报等多个事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雏雁”培育,储备网格治理后备力量。建立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后备人才库,注重从优秀青年党员、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后备力量,为网格治理注入“新鲜血液”。交通街道从现有的社区党组织、团组织、57个网格党小组,9个网格党支部内,充分挖掘培养网格内优秀青年利用假期或工作闲暇为网格治理贡献力量。
二是强化能力提升,打造网格治理“生力军”。街道坚持把提升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队伍能力素质作为加强网格治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菜单式”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针对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不同岗位职责,量身定制培训“菜单”,围绕政策法规、群众工作、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不断提升队伍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战化”锻炼,提升实战能力。 组织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参与小区治理、文明城市创建、安全隐患排查等重点工作,在实战中锤炼队伍,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师制”帮带,提升履职能力。 建立“导师制”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社区书记、优秀网格员等担任导师,对新任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进行“一对一”帮带指导,帮助其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
三是善激励机制,激发网格治理“新动能”。街道建立健全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队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网格治理内生动力。政治激励,增强荣誉感。注重从优秀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中发展党员、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增强队伍政治荣誉感。物质激励,增强获得感。建立健全网格员和楼栋(单元、联户)长工作补贴制度,根据工作实绩给予相应补贴,并积极探索积分兑换、物质奖励等激励措施,增强队伍获得感。精神激励,增强归属感。 定期开展“最美网格员”“优秀联户长”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增强队伍归属感。
交通街道通过推行“党小组+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机制,进一步织密了基层治理“一张网”,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