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强化财政收入预期管理,持续增收挖潜
面对煤炭行业减收态势,综合考虑一次性增收因素,预计2025年东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0.5亿元,较2024年增长2%左右。借助稳房地产市场政策,争取盘活存量土地支持,推进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预计政府性基金收入达18亿元。关注国家宏观政策,聚焦“两重”“两新”等领域,助力相关部门争取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补充重大项目、产业发展资金需求。
二、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持续发力民生建设
集中财力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确保惠民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扩大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足额保障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工资待遇,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加强住房保障,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三、强化财政科学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加强绩效管理,推动预算与绩效深度融合,提升财政投资评审质量。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开展资源清查与盘活,提升资产使用效益。加强财会监督法治建设,推动横向纵向协同,提升财政监督效能。清理往来款项,规范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政资源高效使用。
四、强化财政风险意识,防范化解风险
持续巩固化债成效,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足额安排还本付息资金。稳步推进金融风险化解,推动法人机构改革和非法金融活动打击。严格控制新增财政暂付款,优化支出结构,降低存量暂付款规模。
五、强化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6.0版,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一窗受理”和“一网通办”效率,优化政府采购监管,建立竞争有序的采购市场。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领域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科技金融创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助力科技发展。
六、强化廉洁自律,提升干部凝聚力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作风建设,推进警示教育,吸取违纪违法案例教训。加强对资金分配、政府采购等关键领域的廉政风险排查,推动纪检监督,打造一支廉洁高效、责任担当的财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