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街道探索实施“三化”模式 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开展
资料来源:林荫街道 发布日期:2022-04-19 15:38
字号:
打印: 保存: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林荫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在充分整合辖区和街道、社区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和拓展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工作推进中探索实施“三化”模式,全面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新活力,打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注重全域覆盖,文明实践资源整合“系统化”。林荫街道立足实际,充分整合辖区和阵地优势资源,全面规范化打造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7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系统完善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各类功能室软硬件设施配备,全面提升和强化功能作用的发挥,在辖区拓展选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形成了全域推进、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同时,深入挖掘辖区优势资源,培育和引进王虎生非遗物质泥塑工作室(东胜区首家)、心月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律师工作站,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容, 并依托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和便民服务中心等阵地,使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延伸到各个领域,有效拓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注重丰富载体,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化”。林荫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在开展好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的同时,借助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的长效开展,采取走访入户、交流座谈和专题调研等方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紧紧围绕服务百姓生活,贴近群众实际,以社区为单位,多方集齐服务力量,成立组建专业化特色化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精心设计项目和四单运行模式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志愿服务规范化、清单化、社会化、品牌化。并以绒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成功选树推广“彩虹桥”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以典型带动和辐射,可为居民开展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健康医疗、爱老为老等专业化、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小区、进网格、进家庭,推进街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科学、创新开展。该项目先后被东胜区和鄂尔多斯市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三是注重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常态开展“精细化。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各社区党组织的牵头抓总作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与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服务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工作机制实施融合推动,在发挥好已有志愿者服务队伍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职党员、居民党员的作用,组建红色志愿服务队伍(即党员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党组织精心制定服务项目清单,党员进社区报道一对一领单、亮单,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取得实效;同时,深化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让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奉献精神真正践行到实处,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其中主题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共服务群众近4万余人。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问答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