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氛围,东胜区老年大学民族街道分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为着力点,多措并举,努力在阵地建设、教学方法及活动内容方面狠下功夫,让辖区居民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优化思想精神内核,提升政治引领“航船舵”。
东胜区老年大学民族街道分校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课前五分钟”、思政“微课堂”,不断夯实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同时,学校还注重以制度建设规范师生的行为,树立起良好的校风。一方面持续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治学办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全校师生中牢固树立了规矩意识、制度观念,形成了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自觉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让规章制度更具生命力。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养老“主阵地”。
为便利辖区老年人参加课程学习,探索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民族街道办事处将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设置在老年人口较为集中的永兴社区党群服务站,同时社区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工作办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改造,打造了占地726平米的综合性社区嵌入式老年大学,配套设立舞蹈室、书画室、音乐室、健身室和养生室,购置了电视、音响、学习桌椅等设备,满足老年人和社区适龄儿童的学习发展需要。在满足老年人发展的同时,学校的早教课以及舞蹈课等课程的设置也增加了社区实体经济的收入,更好的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发展,助力城市社区集体经济的巩固稳定发展。以街道老年大学分校为核心,加强与各社区老年团体的合作共建,实施“课程共享、师资共用、活动联办”的教学让辖区老同志“出家门”“进校门”就近学习。
优化学习课程建设,提升活力互动 “潮课堂”。
学校成立后以服务大众为理念,以公益性、便捷性、服务性为原则,坚持“适其所需、授其所宜”,将老年人的需求、兴趣作为设课依据,在开设音乐、舞蹈、书法、形象气质、养生保健等课程基础上,还结合地方文化,开设“民间艺术”课程,让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走进课堂。学校利用“线上+线下”进行统一招生,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同时设置“多样化”教学内容,根据学员需求,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计划与活动,创新专业设置。本着灵活实用的原则,推行点评式、讨论式、观摩式、表演式、讲座式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教学吸引力,东胜区老年大学民族街道分校自开办以来,共设5个班次,招收学员80余人,培训期数超66期。成果显著,学员反响良好。
社区嵌入式老年大学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还为社区孵化了大批志愿者、“银龄学者”,学校坚持推动学习成果向社会延伸,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推行“老年大学+红心管家”模式,充分发挥银龄力量,在矛盾调解、文艺展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更促进了低龄老人再就业,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好抓手,老年人也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增强了获得感。在这种模式下,社区老人积极参加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发展,更加促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