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突出一条主线——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不断建强村级服务阵地,健全完善服务制度,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强化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深入学习,组织开展6轮专题研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9期,4轮党组织书记讲党课、12轮主题党日活动和2次专题培训班,切实提升村“两委”干部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建强服务阵地。持续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九成功村、润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建立完善“1+12”党群服务中心矩阵,“1”即镇党群服务中心,联接12个村社区党组织,构建区域化党建服务平台;“12”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基层服务站点。经过梳理,镇、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预约、代办涉及民政、医保、社保、残联等便民服务事项99项,构筑了覆盖全镇的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群。
(三)完善服务制度。依托“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网格化治理体系,建立基层网格51个,配备网格工作人员76名,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建立工作制度,现乡村治理精细化、日常管理智能化、为民服务便捷化、工作推进长效化;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工作机制,以“三优一网双精准”模式,引导479名机关党员、在职党员、农民党员联系群众1085户,16个共建单位和189名在职党员分别认领集体项目24个、个人项目37项,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二、强化两个重点——以村级组织规范化推动特色创建
坚持从严标准,推动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五项”建设达标创优,以规范化建设带动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形成典型引领、整体提升的工作格局。
(一)推进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对标村级党组织“十星级”管理指标,年初结合实际制定“创星”计划并将其列为村级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调度和推动落实,确保“十星级”管理工作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同时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对1个相对后进村,采取专班推进的方式,逐项制定整改计划,常态化整顿;对排名中游的,通过强弱项补短板,规范化提升;对排名靠前的,纳入示范点建设重点库,项目化创建,实现中间村、后进村向创先进争优秀转变,实现村级党组织建设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二)培育创建特色村级党建品牌。细化制定《罕台镇“最强党支部”创建行动方案》,明确创建标准,全面推进灶火壕村、布日都梁村、田园社区、和硕社区等党组织示范点创建工作,基本形成灶火壕村“党建领航 1+5+2”、布日都梁村“党建+乡村振兴”、田园社区“十抓十强”、和硕社区“一领三提升”等基层党建特色品牌,有力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到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切实增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民族团结工作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优化三支队伍——带头人队伍、村级后备干部、党员队伍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两委”班子整体功能,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骨干队伍,切实当好推动“三农”工作顶梁柱和主心骨。
(一)优化“带头人”队伍。严格落实村“两委”干部全员轮训制度,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每年至少举办2次村“两委”成员专题培训班,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大赛,争先创优,选树表彰乡村振兴“领头雁”,切实提升村书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落实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将党组织星级评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等情况与“两委”干部绩效报酬挂钩,切实提高党组织书记聚焦主业、履行主责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
(二)优化村级后备干部。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力量发现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中推、返乡创业人才中选、合作社负责人中挑、退伍军人中看、优秀村干部中提。依照“择优选择、能效带动”原则,运用内选、外引、选派、交流等方式,选拔储备8名党性强、能力优、作风正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16名村“两委”副职后备干部,28名村“两委”后备干部,构建起“优秀人才-后备干部-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链条,为基层党组织队伍备足“新鲜血液”。
(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从量化党员日常行为表现和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入手,结合农村党员“星级管理”,建立分类定标、分层积分、分时考评的党员纪实积分管理制度,从严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用心用力抓好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党员户挂牌行动、党员承诺践诺行动和党员设岗定责量化管理,构建“全员、全面、全时”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抓实四个引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和村集体经济建设
牢固树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意识,找准找实农村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落实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引领发展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五星达标、特色培育”要求,推动灶火壕村、撖家塔村先行先试,完成灶火壕、撖家塔2个村先试先行,率先完成灶火壕村“一心两环十二驿”、九成功、撖家塔村“一核一带二十四庄”的村庄规划,其余行政村村庄规划正在编制。细化分解“党建星”“富裕星”“美丽星”“和谐星”“文明星”创建指标,通过“党建星”的创建,引领带动其它星的创建,持续激发农村党组织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打造全市乡村振兴罕台样板。
(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8个村村规民约,规范村级议事“四议两公开”和“三务公开”程序,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成镇、村综治中心13处,整合综治、信访、司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12681”工作机制,精准开展理论宣讲、农技培训、法律咨询、环境整治等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120余场次,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三)抓党建促人居环境整治。建立镇级监督管理“六项机制”(圾污水处理、村庄保洁定岗定责、村民自治自管、工作经费保障、人居环境督查奖惩、严格执法监管”六项机制)和村级自管自治“六套清单”(村庄保洁管理、村容村貌序化管理、垃圾污水分类管理、环境绿化养护管理、公共设施维护管理、村民庭院内外自我管理)以及“四位一体”人居环境整治后续管理机制(两委带头、分片管理、党员示范、共建共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有章可循、有标可对。以主题党日、“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三改三清、美丽创星”行动,形成“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抓党建促村集体经济建设。结合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现状等因素,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8个,联合7家企业深入实施重点村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大力发展城郊设施农业和面向城区的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九成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灶火壕燚林和谷,九成功智慧农场、撖家塔现代种养殖、布日都梁村蒙纯酒厂、永胜村花卉大棚租赁等项目,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增收。2021年,8个村累计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31个,总收入220.8万元,稳步推动村集体经济从“有”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