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工作机制,深入挖掘选树。一是构建了部门联动、共同培育工作机制。拓宽道德模范选树渠道,密切联系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卫健、公安、教育等大行业系统,共享典型资源,将巾帼志愿者、公安英模、最美教师、最美家庭等都纳入“东胜好人库”,并进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了“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道德典型推荐机制。村社区、镇街道每月逐级酝酿推荐身边好人,由区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人选考察,坚持“优中选优”原则,选入“东胜好人库”,同时推荐先进典型参加各级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三是建立评选常态化机制。自2016年至今,已连续开展3届“德耀东胜”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截至目前,东胜区共涌现出各级各类道德典型261人,其中,全国道德模范1人,提名奖1人,自治区道德模范和提名奖13人,鄂尔多斯市道德模范和提名奖33人,东胜区道德模范和提名奖60人,“中国好人”9人,“内蒙古好人”36人,“鄂尔多斯好人”35人,“最美东胜人”73人。
规范流程方法,提升评选质量。一是规范流程。制定出台了《东胜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荐、培育、评选实施办法》,明确了选树流程、标准、范围、时间节点等事项,采取逐层推荐审核,区评选委员会集体评议的方式进行评选,并根据候选人政治面貌、职业等不同情况,征求纪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税务等部门意见,在媒体上公示候选人事迹,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选过程严肃公正,确保评选出的道德模范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二是讲究方法。注重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发现好人好事,积极鼓励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通过网站、微信等途径,推选报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好事线索资料,从中发现一些好人好事,比如东胜区道德模范郝建伟的故事就是过路群众发现并推荐的,还比如在东胜区一完小门口发生的过路社区医务工作者杜江为突发疾病、失去意识的司机心肺复苏,成功救人的好人好事也是群众给我们推报的线索。同时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每一位候选人要进行详细调查了解,确保事迹真实可靠。
加强宣传礼遇,激发道德力量。一是加强学习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微信、文艺活动、巡讲巡演等,多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巡讲巡演40余次,编写先进事迹宣传册2000余套,推出微信专题栏目60余期,编排了道德典型原型故事文艺作品5个,同时打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场馆,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争当好人的生动局面。二是加强帮扶礼遇。以党政两办名义印发了《东胜区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实施办法》,明确了开展节日慰问、资助就学费用、提供就业支持等六项帮扶措施以及给予资金奖励、享有优先待遇等8项礼遇措施,共为2名道德模范解决了子女入学,1名道德模范解决了就业,所有道德模范慰问和参加各类活动等各项政治礼遇实现了全覆盖,极大调动了市民争做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积极性,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崇礼遇身边好人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