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预”为先,擎起源头治理“防护伞”。坚持把增强居民群众法治观念作为预防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建成街道综治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法小广场等“多点化”的普法阵地7处,通过普法宣讲、微信公众平台、“微视频”的“线上+线下”法治宣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200余人次,进一步引导群众自觉遵纪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提高居民群众对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切实增强群众“识骗、防骗、拒骗”能力,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纠纷和诈骗案件的发生。
以“排”为本,下好矛盾化解“先手棋”。严格“三官三员”工作机制,街道社区全体领导干部、驻点干警、人民调解员等人员力量下沉网格,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网格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工作优势,及时入小区、入住户、入商户、入企业、入单位开展排查摸底,围绕特殊家庭、重点人群、重点信访案件、风险隐患、民生保障、矛盾纠纷、弱势群体等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广泛排查、全面梳理邻里纠纷、经济纠纷、物业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隐患问题排查出来,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以“调”为主,种好矛盾化解“责任田”。推行“五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7个矛盾纠纷调解室,完善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成立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人民调解队伍,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充分依托和发挥网格长、人民调解员、社区干部的优势,及时介入调解。对调解难度较大的复杂矛盾纠纷,由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执法队、司法所等联合协同开展化解工作,坚持做到合理诉求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情、理、法并用,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89件,化解173件,化解成功率92%。
以“回”为要,写好矛盾化解“结束语”。高标准落实案件回访制度,采取入户走访、实地摸排、交流谈心的工作方式,按照“谁调处、谁回访”的工作原则,对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定期进行回访,虚心听声,了解双方当事人履行协议情况,督促责任方如约履行协议,巩固调解成果。对未能一次达成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主动了解当事人思想动态,摸准情绪变化,倾听诉求意愿,落实感情疏导、法治宣传等措施,在感情上拉近距离、软化立场,积极引导当事人依法反映诉求、维护合法权益,防止矛盾纠纷反复激化,实现“回访一户,宣传一家、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力争从源头预防减少纠纷,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