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胜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资料来源:发改委 发布日期:2024-03-05 15:07
字号:
打印: 保存: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东胜区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紧盯“两千一百”工作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奋力闯新路、争前列、当表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目标任务圆满实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30.51亿元,同比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9.5亿元(包含园区),同比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5.84亿元,同比增长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019元,同比增长4.8%,主要经济指标运行趋稳向好。

  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第一产业发展重塑。强化“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积极引导工业企业跨界投资农牧产业,推进一通公司金湾生态园、万普膳坊食品有限公司预制菜加工等3个跨界投资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42亿元。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新培育10家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2家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紧密型利益联结比例达67%。完成瓜果蔬菜种植面积4688亩,产量1.4万吨,肉类总产量5093吨,奶类总产量8000吨,蛋类总产量675吨。

  第二产业优化升级。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任,不断释放煤炭优质产能,累计产销煤炭1.15亿吨,发电量160.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晶澳光伏、亿利一道新能源光伏组件、奇瑞20万台新能源乘用车、株洲时代百米级叶片、柳汽新能源汽车等23个1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投资138.99亿元。推动中车整机大兆瓦智能风机总装基地、防爆无轨胶轮车、华翔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落地建设。实施羊绒产业振兴行动,重点设计羊绒工厂、鄂尔多斯绒纺产业创新示范园等项目,不断提升羊绒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17类主要产品增长面为 82.4%,其中液晶显示屏同比增长28.64%,汽车同比增长95.69%,毛纱同比增长60.31%。

  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万达二期、万家惠欢乐世界二期等商贸文旅项目,打造东胜1980老街区、追风逐日新能源产业园等七园两镇十二条街区,助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普及应用,灶火壕村成功申报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43.5万人次、同比增长43.7%,带动旅游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45%;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实现124.49亿元,同比增长12.5%,服务业对GDP贡献率达到65%。持续开展“乐购东胜·共享暖城”系列促消费活动,举办首届家博会和秋季惠民车展,社零指标有力提升。成功入选自治区重点培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自治区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重点项目推进有力。2023年东胜区实施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64项,年度计划投资394.5亿元,全年开复工213项,开复工率80.7%,完成投资21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市级调度重大项目70项,年度计划投资137.7亿元,已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165.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5%。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完善领导带头攻坚、联合会商研判、干部包干推进、招商项目储备等四项工作机制,围绕14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强化链式招商。对接引进厦门金龙(鄂尔多斯)重卡总部、东风柳汽新能源产业基地、力升智能消防设备生产基地、矿山智能化边坡通导遥测等重点项目124项,协议总投资1026.1亿元,预计完成国内(区外)到位资金62亿元,同比增长32%。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384个。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制定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具体实施方案,运行全市首个“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评价数字化管理平台”,高质量完成区评迎评工作。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分别压减36%、34%、74%。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各类税费75.96亿元,召开政金企对接会6场,协调金融机构向市场主体发放贷款323.05亿元。扎实开展“接诉即办”工作,响应率99.99%,解决率99.48%,满意率99.67%,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全区各类市场主体10.59万户,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1.6万户,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的32.35%。

  创新发展汇聚人才。扎实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各类科研机构达122个,建成科技研发平台23家。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7.1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三清零”企业19家。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推出“人才强区20条”政策,创新开展“暖城做东·引才入胜”专项行动23场次,引进高层次人才559人、专家人才团队4支。大力实施“胜都聚才”工程,建成人才工作中心10个、人才工作站55个、人才工作室72个。

  法治环境规范公正。全区街道推动公共法治文化主题场所建设,共有法治文化广场4个、法治文化长廊6个,法治图书角7个、法治宣传栏11个。打造“三级联调联解”品牌,建立多元解纷工作站,上线运行“24小时自助法院”,组建“法治医疗团队”,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开展“府院联动,双为双解”专项行动,集中推动房地产领域以及各类涉法涉诉问题解决。民间借贷案为突破开展要素式审判,人工智能助力全链条要素式审判提质增效荣获全国智慧法院典型案例。创新开展企业信用建设示范创建活动,8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级诚信示范企业,在自治区率先开展“诚信示范街区”创建,诚信示范街区智慧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建成自治区首家二手车出口业务平台,启动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11家。组织维丰、酷尔欣、盛锦科技等企业参加中蒙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8场次。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签约订单协议21.85亿元,年内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额47亿元。

  (三)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城乡发展更加均衡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行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计划,提升改造市政道路7条,打通“断头路”4条,对城区6架空线路电力线路进行下地改造。稳步推进老旧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完成对蒙泰小区、绿苑小区等49个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涉及群众4745户;加快解决住宅小区群众反映突出矛盾问题,开展住宅小区遗留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完成对华宇名门、华昊颐泰苑等76个项目的改造工程优化城市绿地建设,实施景园、汇西以及郦城等10个口袋公园建设项目,目前,全区共建成各类绿地77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18.47平方米。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11个村和社区广场派发健身路径,完成500件街头绿地健身路径维修更换。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更新人行道环保砖14.2万平方米,重新铺装黑色路面4.6万平方米,新安装及改造路灯490基,更新改造雨水管网2千米。

  城市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慧化,高效运行城市运行管理平台,针对发现问题进行采集上传、接线派遣、指挥调度,接收立案57088条,结案率95.62%。城市管理更加人性化,设置流动商贩疏导点10处,便民摊位47处,便民亭棚28处,分时段、规范合理经营,累计解决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家庭就业1000余人次。城市管理更加绿色化,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布置分类投放设施6050个、宣传设施800个,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发力。深入实施一产重塑三年行动,实施醇正农业科技产业园、东炎菌菇种植等9个农牧业重点项目;确保农畜产品稳产保供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持续推进奶业振兴,对奶业振兴民族特色奶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摸底,储备奶食品加工项目4个;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完成肉牛标准化育肥场建设10个。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联合4个村流转4000亩土地打造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年产中药材近640万斤。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27个村累计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123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3700.02万元。推动宜居村庄建设,27个行政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垃圾收运覆盖率达到100%,垃圾治理率98.3%。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累计巡河湖1450次,整改“四乱”问题140个,6个重点流域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各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且出水达标,城市中水实现更高水平互联互通循环利用,中水利用率达到80%。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12个“无废细胞”创建申报工作,建成金通煤矿煤矸石回填等9个固废处置项目,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5%。积极推进散煤燃烧治理工作,实施清洁能源改造89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

  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强。深入落实林长制,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国土绿化提升等“九大行动”。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6.9万亩,草原生态建设任务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任务120万株,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29.9%和51.8%。实施大补芦沟等3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0.54平方公里。强化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完成矿山地质修复治理1728公顷,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22家,创建率76%,其中3家煤矿提升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节能降碳工作扎实开展。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X”政策体系建设,报送色连二矿2×660MW新型绿色智慧深度调峰示范项目、色连二矿二期(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6个“双碳”应用场景项目。大力推动国电火电灵活性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大兴热电等8家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验收。2023年前三季度,受经济复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蒙泰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投产等因素影响,万元GDP能耗同比增长1.24%。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就业创业稳步提质积极搭建求职招聘通道,通过“东胜就业”微信平台发布信息352条,发布用工岗位6.2万个;成功举办线下线上招聘活动17场,提供就业岗位2.8万余个。优化创业环境,为84户创业经济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合计1797万元,举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364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04人,5个创业园带动就业5382人。全年全区新增就业716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6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87人,农牧民转移就业669人,公共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质量有效提升优化教育硬件环境,新投用第十五中学、崇文幼儿园等4所学校幼儿园,完成第六小学、第七小学扩建,提供优质学位504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3%,学前教育普惠率提升至85%。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补充教师486人,建成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2个,区级名师工作室28个,9名教研员担任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快“互联网+”城乡教育协同发展,22个网际交互教室实现“云教研”及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学”,率先成为国家“志教融合”试点区。

  文化事业有序推进。持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共建成图书馆分馆150个、文化馆分馆121个,实现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图书文化场所全覆盖。广泛丰富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开设80余门公益课程,受益人群达16万人次。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百日消夏广场演出、第十七届社区文艺汇演等特色群众文化活动256场次,开展各类公益为民演出156场次。

  卫生服务更加优质。区人民医院与区19家基层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院等3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形成医疗联合体,建立起“互联网+实时诊疗”的救治体系;建立区域心电、影像、检验检测中心,城镇之间医疗资源的互通、互用和资源均衡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区人民医院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脑科医院组建专科联盟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达成医疗帮扶协议,积极推进北京安贞医院和协和医院合作。柔性引进专家团队10个共43人,刚性公开招聘两批共59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升级改造,并达到国家、自治区“优质服务基层行”建设标准。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精准推进参保扩面行动,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7.6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9.3万人。社会救助更有精度,开展低保标准城乡统筹试点,城乡低保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00元,增幅5.9%;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00元,增幅12.8%,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养老服务更有温度。构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创设“嵌入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每个街道层面建成1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构建起覆盖全区的“1+12+N”的核心城区三级养老网络体系。打造“桑榆香厨”老年助餐服务品牌,建立覆盖全区的助餐服务网络,投入运营老年人助餐点12处。大力推动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将129户老年人家庭确定为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服务试点,提供照护服务,实施11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发展大局更加和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率达99%。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同心宣讲团”“乌兰牧骑”等宣传队伍355支,受众20万人次,建成涵盖国有企业等23个领域、127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阵地。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平台,建设街道亿利金威社区、天骄街道安达社区、纺织街道三台基社区先后被市民委命名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示范社区”。

  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累计检查煤矿、危化、燃气等领域企业15546家,发现隐患17937条,整改17541条,整改率97.8%。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覆盖各镇、街道、部门专兼职救援队伍为辅的应急队伍40支,6100余人。今年,全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3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通过预算安排、债券置换等方式化解债务104.25亿元,债务率下降98个百分点。大力整治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推动11个烂尾楼盘、14个保交楼项目复工建设。推进46件非法集资案件终本结案,终本结案率达到91%。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信访事项化解群众满意率达到99%以上,信访积案实现动态清零。

  扎实推进平安东胜建设。健全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成7个24小时运行的街面警务站,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和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百日攻坚”行动为牵引,严打整治各类违法犯罪,侦破刑事案件54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45起,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2万余起,治理治安案件1175起,命案现案连续14年全破,“八类”案件全部破获,同比下降13.6%,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过去一年,我区紧抓疫情结束后经济复苏的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基本完成,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同时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当前国内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房地产低迷等结构性风险,我区高质量发展基础仍需夯实一是制造业占比低增长后劲不足部分企业受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影响,产品价格下降,订单减少,产值呈下降趋势;二是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存在挑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结构比重较高的依然是以煤炭为主的电力、热力生产企业,同时随着燃煤锅炉技改等先进节能技术的大量应用,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空间日渐缩小;三是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实施清单不够完善,电子证照及网上服务平台应用不足,高频事项全程网办率不高四是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用人单位对技术性、实用性人才需求激增,普通劳动力受自身能力及就业观念束缚,就业压力突显,“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困局并存;五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收入主要依托于传统煤炭产业的贡献,各类刚性支出数额巨大,“三保”、债券本息及民生实事等刚性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75%,趋于固化,资金缺口较大。这些问题需高度关注,并以更大的决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地的关键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各项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市委“三个四”战略目标和区委“三区四城”建设目标,初步拟定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2024年东胜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市委“三个四”战略目标,以《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各项要求为指引,以“闯新路、争前列、当表率”为奋斗目标,扎实推进“三区四城”建设,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东胜力量。

  (一)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全力打造“工业强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聚焦聚力全市打造“世界级能源产业”目标,抓好煤炭增产保供,确保全年煤炭产销量稳定在1.1亿吨以上、全年履约率达到100%。推动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矿开采绿色剥离等项目建设,促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全覆盖。聚焦打造“世界级羊绒产业”目标,支持羊绒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鄂绒集团标杆引领作用,扶持壮大牧兰、帕阑蒂、鑫牧龙等优势特色羊绒品牌深加工项目,全力打造百亿级羊绒产业集群。

  积极推动产业优化。推动国电火电灵活性改造等22个新能源电力项目并网发电。聚焦“风光氢储车”装备制造、固废综合利用、新材料等产业链,加快推进奇瑞鄂尔多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金龙(鄂尔多斯)重卡总部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推动中车整机大兆瓦智能风机总装基地项目、株洲时代百米级叶片生产项目、柳汽新能源汽车项目等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培育氢能、储能产业,加快军民融合雷天共享储能电站、水溶锂硫动力电池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谋划布局数字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头部企业,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全力引进百度智能云、天地通智算中心等项目落地,推动360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成立城市数字安全和GPT模型总部基地。加快万界鄂尔多斯超算中心项目建设,依托国家碳计量鄂尔多斯分中心落地高新区的重要契机,加快推进碳资产管理和交易中心建设,以中科碳投公司为平台,全力推动“双碳”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

  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推进星河七星园、购物中心重建、万基酒店等项目,年内计划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个。推动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万家惠欢乐世界二期等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乐购东胜·共享暖城”系列促消费活动,提升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具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水平。提振汽车消费市场,制定东胜区加快汽车销售及后市场发展政策措施,努力构建区域性汽车消费中心城市。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内陆港智慧科技物流等项目落地建设。

  (二)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全面塑造“优质服务环境示范区”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蒙速办·鄂能办”“接诉即办”工作提质升级,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构建完善“15分钟政务服务圈”,持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服务能力。实施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极准监管、极惠扶持,持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努力打造“五心”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分级分类监管、联合奖惩等监测工作,推动诚信示范街区建设,在全区广泛推广企业信用管理,推动在籍企业全部达到“信用达标企业”标准。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建立动态化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密切关注国家投资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招商方向,力争2024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0个,国内(区外)到位资金达70亿元以上。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部门参与、事前会商、一次办结”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流程优化服务。2024年实施重点项目202项,总投资95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2.6亿元;其中列入市级调度重大项目共62项,总投资888.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8.62亿元。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责任机制,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力争年底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家,新增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加强人才招引力度,用好用活“人才强区20条”政策,重点实施5项引才计划、5项育才工程、3项用才行动、4项留才举措和3项保障机制,不断搭建起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人才政策体系。持续开展“暖城做东·引才入胜”专项行动,深入实施“胜都聚才”工程,积极探索“人才飞地”“离岸支持”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外资企业主体培育,积极挖掘企业“内转外”潜力,鼓励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导间接进出口企业自营进出口。拓宽跨境电商发展渠道,全面启动东胜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有条件的传统外贸企业、重点电商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力争2024年进出口额增长10%。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之城”

  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实现“扩绿”。深入落实“林长制”,积极推进林草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探索推进林草碳汇开发项目,全年计划新造林草及森林抚育3.3万亩,生态修复改良1.5万亩。持续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实施西柳沟上游等3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力争新增治理面积40.54平方公里。用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完成露天煤矿复垦绿化500公顷、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400公顷。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实现“减污”。加强城区散煤燃烧治理、矿区粉尘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源排放监管,确保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清四乱”工作,确保河流断面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健全土壤污染管理体系,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落地实施,强化农牧业生产环境污染防控、面源污染和畜禽粪污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更多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固废处置项目落地东胜。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实现“降碳”。持续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确保年底前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20公顷,处置闲置土地293公顷。加快落实8块边角煤炭资源出让,推动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加快构建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体系,加大对固体废物处理企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推进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耗。

  (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品质之城”

  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大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旧城区五街五路维修改造项目建设,新建纺织西街、公园路等4条市政道路。加大对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力度,提升改造黑色路面7万平方米,更新人行道环保砖15万平方米,更新改造雨水管网8.1公里,新安装及改造路灯600基。实施金融体育公园改扩建项目、鄂托克西街南侧绿化提升项目等5个绿化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东胜区城市内涝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综合利用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东胜城管微信公众号“随手拍”、“多多评”平台等功能,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的智慧城市管理格局。制定《东胜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东胜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加强建筑垃圾的全流程管理。

  全面推进乡村发展振兴。扎实推进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丰富旅游休闲、采摘观光、特色餐饮等业态,积极推动灶火壕生态乡村旅游区、欣保丰现代种养殖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支持雁留香、万普膳坊等企业做大预制菜加工业。深入实施农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全面塑造区级农畜产品区域“胜州优品”品牌。力争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以上的村突破10个。围绕《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方案》,扎实做好环境整治、产业振兴、基层治理,着力在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一产重塑、以工带农等方面取得新成效、闯出新路子。

  (五)扎实推进社会民生事业,着力构建“幸福之城”

  全面改造提升居住品质。探索推行党建引领的社会工作新模式,在各街道打造“红色物业”试点小区。推进44个老旧小区改造,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28个小区的建筑节能改造和电梯加装工程,开展100个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整治工作。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打造稳定就业创业环境。促进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大招聘活动组织频次,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构建辐射“无盲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做实做细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强化援助保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失业人员、农牧民等重点群体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技能。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有效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5000人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努力挖掘社保扩面资源,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为重点促进养老保险扩面,积极推进以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参保工作。完善低保对象综合认定指标体系,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完善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机制。加强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对触发预警机制的及时给予基本生活救助。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第二中学等7个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确保秋季新增学位2400个以上。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引导民办园规范、普惠、优质发展,力争2024年内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88%。加强特殊教育工作,充分保障特殊教育群体受教育权利。深化“县管校聘”综合改革,突出师资力量均衡配置,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名校与小规模学校全部结对。深化五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推动实施教育人才引进计划、教育人才储备计划和银龄人才返聘计划,招考招聘引进教师520名。

  全力优化医疗卫生事业。推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区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及重点学科及基层阵地增容扩建、刚柔并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多措并举提升妇幼保健能力、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全面执行执法在线监管、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行动“七项行动”融合发展。全面落实“六大任务”,推动建立“三医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区域心电、医学影像和检验检测中心,推广中医(蒙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传承应用,打通城镇信息一体化建设。有效形成“基层接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看病就医城镇一体化、处方流转化、购药便利化,报销最大化、诊疗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优化养老育儿服务供给。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改扩建城区养老服务中心4处,打造村级示范养老服务站2处,力争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70%。开展特殊老年人群体基础养老服务工作,推进对高龄、独居等老年人群体的探访的覆盖率达到100%。创新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体制,支持和引导多方力量在社区开办普惠式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多样化、多层次、覆盖城乡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做实做细全区未保工作,为全区社会散居孤儿、困境儿童、低收入家庭残疾儿童提供临时监护、应急救助等服务

  (六)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着力塑造“平安之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抓实抓好“144610”这一落实体系,持续开展“一周两月”活动,着力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开展国家、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复创工作,制定实践教育所、站、点品质提升标准,打造涵盖23个行业的127个市域示范创建点,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大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严守安全生产防线。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常态化推进企业自查、行业部门检查、专家巡查和专项督查,全面排查整治煤矿、危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市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培训,组织2次以上全区性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组织开展地震暨地质灾害、防汛等应急演练,开展2次以上全区性演练,争创1-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扎实做好保交楼、保稳定、保民生各项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全力推动朝阳家园等4个项目、1000套房屋交付使用,利用专项贷款推动942套“保交楼”房屋按期交付,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加强储备粮油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市级4000吨玉米轮换任务和区级12500吨玉米的收储任务,提升粮油保供稳市能力。全力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紧盯“退红降等”工作目标,力争2024年实现债务风险“退红”目标。不断健全多元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好信访矛盾排查化解,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筑牢社会稳定基础。持续巩固“平安东胜”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六五四”强基工程,持续推动“雪亮工程三年行动建设”“公安通信侦查装备升级”“网络安全侦查装备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7个街面警务站与7大巡区、7个城区派出所联勤互动,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涉黑恶线索办结率达到100%,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环食药”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现新上网逃犯抓获率达到100%。全力做好市域社会治理、双拥、统战、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进一步夯实社会繁荣稳定基础。

  附录:主要名词解释

  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主营收入大于2000万的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固定资产投资以货币表示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础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紧密型利益联结指基于产权关系的联结方式农户村集体、合作社以资金、土地、技术等入股工商企业,或与工商企业联合组建新的企业主体企业和农户村集体、合作社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和要素交换关系二者权责关系受法律和企业章程约束形成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改革目的是为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R&D经费支出: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三官三员: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工作人员、调解员、律师。

  林下经济: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四乱”问题:指黄河流域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中水:因其水质介于给水(上水)和排水(下水)之间,故名中水。建筑中水系统是将建筑或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水、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或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它适用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和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

  无废细胞:指为贯彻落实“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理念,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活单位,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社区、村镇、家庭等各类生产生活单元。

  万元GDP能耗一般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指标。

  医疗联合体: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卫生室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数字经济: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GPT模型:是OpenAI团队创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它是自然语言处理史上第一个可用于各种NLP任务的通用语言模型。

  144610: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创新提出“144610”工作体系,即把牢一条主线,搭建四大平台,成立四级组织,实施六大工程,做到十个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