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司法局工作报告
2018年,东胜区司法局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分层实施、重点推进,力争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创全市首家“法律服务超市”,一站式办理解民忧。将原有法律服务大厅全新升级,细化整合法律服务资源,设置了劳资纠纷、刑事咨询、民间借贷纠纷、法律援助等12个窗口,只进一扇门即可享受各项优质法律服务。全面开通“法律超市”微信咨询平台,老百姓足不出户也能得到详尽解答。此外,“8344148”法律热线服务功能全面升级,一个电话即可享受法律咨询、情绪疏导、维权指导等服务。“开业”至今,东胜区法律服务超市共计接待群众1800余人次,电话咨询3200余人次,微信公众平台解答咨询110余件,办理公证事项101件,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二)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力争打造百姓心中的金字招牌。9月30日,东胜区袁浩人民调解工作室在建设街道司法所挂牌成立,这也是我区首家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自6月份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受理各类物业纠纷调解申请600余起,调解处理500余起,调解成功率接近88%,调解金额高达380余万元,调解协议的自动履行率达到100%。为顺利完成区委、区政府三年物业管理攻坚战的目标部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补足自身短板,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是推进司法智能终端应用推广工作。为15个司法所发放30台JIPAD,对全区社区服刑人员和人民调解员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加强4k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终端推广应用。二是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加强“东胜区法律服务中心”和“东胜区司法局”两个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及时发布百姓关切信息,加强互动回应,真正做到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让群众走上办事儿“高速路”。
(四)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治东胜建设。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普法大格局。依托每月4日的“东胜区法治宣传与法律学习日”开展全员普法、全民学法活动,截至目前,各部门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学习活动610余次;法治讲座32次,同比增加70%;发放《农牧民法律知识读本》、《居民常用法律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8万8千余人,较去年增加5000余人次。二是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全区科级干部宪法学习培训班、服刑人员学宪法、法律学校讲宪法、普法讲师团送法进单位、宪法专题法治文艺演出、宪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共计5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在全区营造了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浓厚氛围。三是全面推行干部法律培训教育。将法治培训纳入《东胜区干部培训教育计划》中,目前全区共有274个单位、13850人参加了网络学法及考试,较去年增加了1833人。东胜区法律学校共编制课题126个,举办“法律大讲堂”26期,“流动普法讲堂”142期,累计培训24600余人,较去年增长11%。四是加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设,着力打造以“宪法”为主题的新园法治文化广场、以“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为主题的天骄花园法治文化小区、以“村规民俗”为主题的碾盘梁法治文化村等精品工程。五是持续推进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牵头召开了全区普法工作推进会,确定了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围绕三大攻坚战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做好专项普法宣传。六是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充分运用微博、微信、QQ群和手机移动客户端等宣传载体,不断丰富法治宣传元素。积极探索创作法治动漫、微电影、宣传片等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
(五)打造“半小时”群众法律援助服务圈,拓宽受益范围。一是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区建成标准化法律援助工作站15个,在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100个;在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室)12个;在内蒙古蒙南律师事务所设立医疗、工伤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与区妇联合作,成立妇女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基层法律援助服务得到全面提升。二是服务弱势群体,保障民生实现新发展。今年东胜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咨询2000多人次,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8次、“法律援助进企业”活动3次、“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15次,参与"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法律宣传咨询活动7次,其他形式法律宣传7次。办理各类诉讼案件310件,其中民事诉讼案件106件,刑事诉讼案件204件,同比增长234%(2017年刑事案件61件);非诉讼案件152件,案件总计462件。三是深化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物业、医疗、消费、劳动争议、交通损害赔偿等领域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东胜区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今年调处案件49件,并于5月份被司法部授予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区已建立调委会127个,各级调解组织分级开展培训19场次,累计培训调解人员1000余人次;共调处矛盾纠纷669起,化解653起。四是诉调对接中心调解便捷灵活显成效。从2018年初截至目前,诉调对接中心共接收案件4404件,已对3654起案件进行了调解,其中调撤结案1340件,调撤率达到36.6%。人民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的案件有561件,共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400余万元。
(六)分类施策、纵深发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派驻两名干部入驻与我局结对的民族街道碾盘梁村,多举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联合公安等部门执法,责令村内19个废品回收站搬迁。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干部和部分社区矫正人员共220多人,分10批赴碾盘梁村进行卫生大清理,切实改善了其脏乱差的村容村貌。二是大力培育乡风文明。我局在碾盘梁村打造了东胜区首个以“村规民约”为主题的法治文化村。手绘法治文化墙、设立法治宣传栏,协调就业局定期更新就业资讯,畅通居民就业渠道。三是为村民兴办实事。针对村民缺少健身活动器材的问题,为碾盘梁村安装到了11件健身器材及两副篮球架,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助力包联村做好“两委”换届工作。配合民族街道全面完成碾盘梁村“两委”换届工作,并被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先进集体。
(七)深化扫黑除恶工作,积极主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是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基层司法所开展无缝隙、全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每月开展1次对涉黑涉恶案件及人员的重点排查,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二是全面加强特殊人群管理。2018年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242人,累计解除2836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406人,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行为。
(八)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质增效稳步推进。一是着力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严格按照司法厅《司法所达标创建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分批次建设一级标准化司法所。今年我局超额完成了市局分配的5个达标化司法所建设任务,并基本完成了剩余7个司法所的打造工作,为来年建设一级司法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多部门联动,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全面发展。全面开展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建成全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律师库。分别在检察院、法院、看守所设置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办公室,为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急诊式”法律服务。三是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法律顾问基层组织全覆盖。依托司法局律师资源库,为党委、政府及全区企事业单位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自2016年4月份区司法局法律顾问团成立以来,共有22名律师为区委、政府提供法律服务。四是积极引导律师参与公益性法律服务活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方式。依托司法局法律顾问团,开展“大律师与市民面对面”和“大律师走基层”活动29次,共有10000多名群众参与活动,参与活动的律师累计达292人次,现场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7件,较去年增长了26.3%。
(九)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健全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所、“148”法律服务所办事指南,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建立律师事务所、法律工作者注册一站式审批制度,完善直属公证处、律师事务所、“148”法律服务所监督管理制度。2018年我区共申请成立4家法律服务所,注册法律服务工作者38名,无一例被投诉案件。
(十)旗帜鲜明讲政治,狠抓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党组自身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政法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发扬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通过抓学习、抓培训、抓活动,打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队伍。二是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坚持分层实施、重点推进,切实加强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案例分析、座谈交流以及轮岗锻炼等活动,2018年,共组织各类学习60多次。三是全规范全统领,做到律师党建工作全覆盖。司法局下辖8个直属律师事务所,其中2家成立了党支部,剩余6家共同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做到律师党建工作全覆盖。其中,内蒙古蒙南律师事务所更是被评为自治区“全区律师行业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区委评为“九星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党员律师先锋岗”荣誉称号。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法治文化提升年”活动;继续打造法治宣传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精品工程”,重点开展“法治创建提档升级”行动;加大对法律图书阅览站和法治图书角的建设,争取在2019年年底之前做到乡镇(街道)全覆盖。
(二)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刑人员数据库,加强和检察院的对接;做好重点时间节点的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及时上报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
(三)发挥司法确认机制作用,巩固调解成果。继续探讨个人调解工作室的设立,尤其是律师个人调解工作室的打造,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
(四)深化信息化建设,推进“三室一中心”标准化建设。力争在2019年底建成公共法律服务远程视频平台;争取实现司法部、司法厅、市区两级司法局、司法所五级网络的纵向贯通。
(五)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放宽法律援助审查标准,延伸法律援助服务领域。全面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畅通申请渠道,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诉前人民调解员培训长效机制,保障诉调对接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力拓展调解领域,探讨成立旅游、物业、蒙汉双语等领域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七)继续推进司法所等级化建设。2019年继续打造一级司法所5个,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等级化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